(原標題:有了無人機就不用爬塔吊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考古似乎就是在野外不停地挖挖挖,一把洛陽鏟就能走天下。其實在現(xiàn)代的考古現(xiàn)場,洛陽鏟只是非常小的一個部分,前期勘探、中期研討、后期挖掘,這每一步都有著嚴密的史料研究和科學分析,而考古隊員需要做的絕不是翻翻書和挖挖土,他們需要做的可謂包羅萬象。
高科技裝備已全副武裝
可以說,這次隆平寺塔基及其地宮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北宋時期南方軟土地基下塔基的建造工藝與地宮舍利瘞埋制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在中國古建史、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此次考古發(fā)掘運用了眾多科技手段,特別是四層套函開啟前文保中心使用X-CT檢測儀對其進行檢測掃描,為此后制定安全、有效、無損的開啟方案提供了數(shù)據(jù)與技術支撐。挖掘前,考古部還開了數(shù)次專家論證研討會以確定具體的保護方案,如今取得的成果無疑是傳統(tǒng)考古工作與現(xiàn)代科技相結(jié)合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龍鎮(zhèn)的考古現(xiàn)場,記者還發(fā)現(xiàn)了此前從未使用過的設備,考古隊使用的是型號為s900的組裝無人機搭載a2飛控,攝像機方面則是索尼的A7。這些裝備都是首次在青龍鎮(zhèn)發(fā)掘中使用。
考古隊領隊陳杰便告訴記者,無人機的使用對于測繪和展示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這還解決了此前遺址挖掘中全景拍攝時的安全問題。
陳杰透露,在之前廣富林遺址的發(fā)掘中,無人機還沒有被使用,他們采取的辦法只能是登高,往越高的地方爬越好。但在上海,普遍海拔低,周圍幾無高處可以利用??脊抨牼椭荒芘浪?,一般塔吊能有30米高左右,爬起來異常費力,一旦爬上去還得克服自己恐高的心理。陳杰表示,自己第一次爬塔吊時,拿著相機的手瑟瑟發(fā)抖,生怕拍攝的時候有所閃失。他表示,除了爬塔吊,在他的考古生涯里還爬過吊車斗,這場面看上去就有點滑稽了,但人在里面的恐懼感一點都不輸塔吊。
熟用各種“考古神器”
陳杰在受訪時多次向記者強調(diào),其實現(xiàn)在的考古隊員需要的是文理兼?zhèn)?,很多時候,考古工作更像是一名理科生需要干的事兒。畢業(yè)于華師大環(huán)境地理考古專業(yè)的陳杰博士覺得,當下的考古工作需要具備的素質(zhì)是非常全面的,且不斷在更新,需要不停地學習。
王建文對此深有體會,在大學里的實習階段,他就發(fā)現(xiàn),課本上的知識遠遠不夠,考古現(xiàn)場的復雜性和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讓第一次踏入現(xiàn)場的他甚至感到有些迷茫。
在前輩老師的帶教以及全國多個考古現(xiàn)場積累經(jīng)驗的情況下,上博的考古部職工都有了不止一項的本領。
在王建文的房間,那臺價值6萬的工作站里存儲著海量的視頻圖片以及建模等資料。這次發(fā)掘過程里,王建文還需要和同事一起制作CAD平面圖,而CAD的繪制更是需要熟練使用電子全站儀,配合電子全站儀的坐標標注,CAD平面圖的繪制才能更為專業(yè)。
此外,在那臺工作站里,記者還見到了名為photoscan的“考古神器”,這個軟件可以利用相機的全景拍攝,自動進行全方位的3D渲染,進而在電腦上顯示出逼真的3D建模,記者看到,隆平寺地宮的磚塊紋理像素級別非常高,基本接近于單反的拍攝效果。王建文表示,這些技術手段都是近些年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更新和學習的。再加上,上博在硬件上也處于領先的地位,所以他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一流考古技術。
上博已有水下考古力量
都說考古需要上天入地,但如今,水下考古也成為一大趨勢。古沉船以及陷于水下的城鎮(zhèn)遺跡等都需要水下考古的力量。雖說國內(nèi)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有了水下考古的作業(yè),但人數(shù)很少,力量較弱。隨著國家層面愈發(fā)重視,水下考古這幾年在考古界成為一個熱詞。北洋水師中的英雄艦致遠艦的水下考古調(diào)查便是從今年正式啟動的。
而上博的考古部中,包括王建文在內(nèi)的兩位員工也在今年取得了水下考古的資格證書。王建文透露,他們今年去到了福建、遼寧和太湖等地進行培訓和實地調(diào)查。目前,王建文已經(jīng)可以在18米深和40米深的兩個區(qū)域水段進行水下考古作業(yè)。王建文表示,水下考古更難的是對于他們體能上的考驗,他還清楚地記得,在培訓時每天早上7點便要開始2公里的跑步,然后帶著二三十斤的潛水裝備徒步去到碼頭進行培訓,一整天下來,整個人都感覺被抽干,但只有經(jīng)過這樣嚴格的培訓,達到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標準,才能在日后更為嚴峻的水下條件中,即保證自身的安全也完成既定的考古任務。